从双企协同到千亿共振:番禺时尚产业的“平台-企业”共生启示录
【专家视角】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席院长李征坤
当番禺信息技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广州市番盈新投资有限公司同步成为广东时装周战略合作伙伴,一个值得行业与城市观察者深思的现象浮出水面:在区域产业向千亿规模冲刺的关键阶段,专业市场主体正以自主协同的方式,与产业IP形成深度绑定,构建起“平台赋能企业、企业反哺产业”的良性生态。这不仅为番禺时尚产业注入新动能,更折射出中国区域产业升级的新逻辑——以市场化力量为纽带,实现大活动、大企业与城市战略的同频共振。
一、现象本质:企业自主协同背后的产业逻辑
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看,番禺双企与广东时装周的合作,完美诠释了“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内涵。该理论强调,产业竞争力源于各主体间的动态协作与资源互补,而非单一企业的独角戏。番禺信投以万博商务区、广州大学城科技园为载体,擅长空间运营与产业投资;番盈新深耕产业园区建设,聚焦科技赋能与生态构建。两者虽业务侧重不同,但均以自身核心能力对接广东时装周的需求——前者提供高端展示空间与精准政策支持,后者输出科技服务与产业链资源,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这种自主协同并非偶然,而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当番禺时尚产业规模突破797亿元,向千亿目标冲刺时,单纯依靠分散的企业力量难以实现质的跨越,亟需一个像广东时装周这样的超级IP链接资源;而对番禺信投与番盈新而言,时装周则是激活自身资源价值的最佳窗口——通过与产业IP的绑定,既能提升载体的产业集聚度,又能拓展业务边界。这种基于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自发合作,正如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与Fiera Milano集团的合作,凭借市场化协作实现了数十年的持续繁荣。
从城市发展维度看,这种现象还体现了“地方品牌化”理论的实践逻辑。双企通过与广东时装周的合作,将自身资源转化为番禺时尚产业的品牌...
会员内容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